体制内,如何调动“佛系”人员的积极性

“佛系”是眼下一个很流行的词,其实这是一种社会现象。
“佛系”主要是指那一类人:他们无欲无求、内心平和,工作上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
应该说,在国家机关、事业单位甚至国有企业这些体制内的单位,还是很有市场的。
客观上说,“佛系”人员在一个单位里面,从来不是领导的什么麻烦,也不会给工作造成阻力,但这样的“佛系”人员多了以后,确实会让一个单位缺少生机和活力,对于想干一番事业,想有所作为的领导来说,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因素。
想调动“佛系“人员的积极性,先要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些“佛系”的人员。
一般来说,产生“佛系”心态的人,性格都比较温和,家庭的经济背景都不错,很多都是在职位或者职称上已经功成名就了,或者因为年龄偏大,或者因为身体不好,或者已经到了地位提升的天花板,想进一步突破的可能性很小,从而让这些人看破了单位的“红尘”,继而看淡了得失,失去了继续拼搏的动力。
俗话说“无欲则刚”,对于“佛系”人员来说,无欲则失去了积极向上的动力。
所以想调动“佛系”人员的积极性,要从激发他们的“欲望”入手。
\"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\"人活在世,多为名或利,能真正做到“四大皆空”,看破红尘的,是极少数的得道高僧。
愿意在一个单位领工资混退休的人,肯定不属于佛门居士,必有其欲望的弱点。
找到这个欲望的弱点,就找到了调动“佛系”人员积极性的钥匙。
一是礼贤下士,很多单位的“佛系”人员,都是有一定资历的人,或者有自己独门的本事,要么曾经辉煌灿烂过,他们在单位的地位很稳固,只是因为种种原因,感觉到自己没有受到重视,又不愿意拉下脸面去为自己争夺利益,才会心淡了,人懒了。
对待这些“佛系”人员,单位领导首先要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重视,不妨放下官架,多和他们沟通,多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,赋予他们神圣的使命感,把他们的心和单位牢牢地拴在一起。
二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有一部分“佛系”人员,之所以在工作上提不起精神,还真不是他们不愿意干,而是他们觉得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,干多干少一个样,干好干坏一个样。
尽管每个单位都有制定奖惩措施,但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,只要不是过于出格,只要不是逾越红线的事情,惩罚是很难落实的一件事。
“佛系”人员当然明白这一点,但他们不犯错,不等于他们愿意建功立业,在工作上积极作为。
所以,加大奖励的力度,改变奖励的方式,让干得多、干得好的人能够享受到足够多的利益,自然会刺痛“佛系”人员的神经,激发他们的斗志。
“佛系”的人不是真的成佛当然,也有极少一部分“佛系”人员,真的属于“老弱病残”,对于这些人,我建议还是充分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,只要他们还能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,就让他们修身养性吧。

标签